首页 > 要闻简讯 > 宝藏问答 >

当仁不让于师注释

2025-09-22 17:42:58

问题描述:

当仁不让于师注释,快急疯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2 17:42:58

当仁不让于师注释】“当仁不让于师”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为:“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面对仁德之事时,即使是老师,也不应谦让,应当挺身而出,积极承担。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仁”的重视,强调了在道德责任面前,不应因身份地位而退缩。即使对方是自己的老师,只要事情关乎仁义,就应当勇敢地站出来,而不是因为尊敬而放弃应有的担当。

一、原文与出处

项目 内容
出处 《论语·卫灵公》
原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作者 孔子及其弟子

二、字词解释

词语 解释
当仁 面对仁德之事
不让 不谦让,不推辞
于师 对于老师

三、句意理解

这句话的核心在于“仁”的优先性。孔子认为,在涉及仁德的问题上,即使面对的是自己的老师,也应当毫不犹豫地承担责任,不应因师生关系而有所顾虑。

四、现实意义

方面 说明
道德责任 在面对正义和道德问题时,应勇于担当,不应因身份而退缩
师生关系 即使是对老师,也要以仁德为重,不应盲目服从
个人修养 强调一个人要有独立判断和行动的能力

五、相关引申

观点 说明
仁为本 孔子主张“仁”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敢于担当 强调人在面对善事时应有勇气和决心
知行合一 不仅要懂道理,更要付诸实践

六、总结

“当仁不让于师”不仅是对古代师生关系的深刻思考,更是对现代人的一种启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道德和正义的时候,不应被身份或关系所束缚,而应坚定地选择正确的行为。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在关键时刻敢于发声、敢于行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