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宝藏问答 >

树犹如此原文

2025-11-20 20:52:08

问题描述:

树犹如此原文,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0 20:52:08

树犹如此原文】“树犹如此”出自《世说新语·言语》中的典故,是东晋名士桓温在北伐途中看到昔日所栽的柳树已长成参天大树,感慨时光流逝、人生无常而发出的感叹。这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深切感慨。

一、原文

“树犹如此”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篇,原文如下:

>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叹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泣涕而返。”

这段话的大意是:

桓温(即桓公)北伐经过金城时,看到自己年轻时(任琅琊内史时)亲手种下的柳树,如今已经长到十人合抱那么粗了。他感慨地说:“树木尚且如此,人又怎能承受得了呢?”于是他拉着柳枝,泪流满面地返回。

二、原文分析

项目 内容
出处 《世说新语·言语》
作者 刘义庆(南朝宋)
主题 感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
情感基调 悲凉、哀伤、感慨
核心意象 柳树(象征时间与成长)
人物 桓温(东晋名将)
典故意义 后世常用“树犹如此”表达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

三、历史背景补充

桓温是东晋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曾多次北伐,试图恢复中原。他在北伐途中见到自己年轻时种下的柳树,引发对自身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深思。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他对个人生命的感慨,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普遍存在的对生命无常的忧虑。

四、后世引用与影响

“树犹如此”后来成为文人墨客常用的典故,常用于诗词、文章中表达对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例如: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中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 王勃《滕王阁序》 也有类似的情感表达。

这些引用都表明“树犹如此”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意象,承载着深厚的哲理与情感。

五、总结

“树犹如此”不仅是对自然变化的描写,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面对时间的流逝保持豁达的心态。这一典故历经千年,依然在文学与文化中熠熠生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