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无策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可能会用到“束手无策”这个成语。那么,“束手无策”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下面将从含义、用法和例子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含义总结
“束手无策”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面对问题时毫无办法,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复杂情况时,感到无能为力,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被动、无奈的状态,带有较强的负面情绪色彩。
二、用法与特点
项目 | 内容 |
词性 | 动词性成语(多作谓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 |
适用对象 | 人或群体 |
常见搭配 | “面对……束手无策”、“对……束手无策” |
近义词 | 无计可施、一筹莫展、无能为力 |
反义词 | 有备而来、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工作中遇到难题 | 面对突如其来的技术故障,他束手无策。 |
家庭矛盾处理 | 她对孩子的叛逆行为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 |
突发事件应对 | 暴雨引发山洪,村民们束手无策,只能等待救援。 |
四、成语来源(简要)
“束手无策”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吾虽不敏,然自度其才,不过如此。若使此儿得志,天下未必能安也。今观其言,实有大志,非束手无策者也。”原意是指没有能力去应对,后来演变为表示无能为力的意思。
五、注意事项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轻松或正面的场合使用。
- 可以根据具体情境替换为更贴切的词语,如“无计可施”或“无能为力”。
- 在写作中适当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束手无策”是一个形象生动、情感丰富的成语,能够准确表达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助感。掌握它的正确用法,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