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宝藏问答 >

登陴是什么意思

2025-09-24 08:25:27

问题描述:

登陴是什么意思,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4 08:25:27

登陴是什么意思】“登陴”是一个较为文言的词语,常见于古代文献或诗词中。它字面意思是“登上城墙”,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带有更深层的含义,常用于描述军事行动、战事防御或守城行为。以下是对“登陴”一词的详细解析。

一、词语解析

词语 登陴
拼音 dēng pí
字面意思 登上城墙(陴:城墙上的小楼或女墙)
引申意义 参与守城、备战、军事行动等
使用场景 古代战争、诗词、历史文献中
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军事文化、诗词文学

二、词语来源与用法

“登陴”最早见于《左传》《史记》等古代典籍,常用于描述士兵或将领在战时登上城墙进行防御或瞭望。例如:

- 《左传·僖公十五年》:“秦人伐晋,晋人登陴。”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国攻打晋国,晋国的士兵登上了城墙进行防御。

在诗词中,“登陴”也常用来表达将士们英勇抗敌、坚守城池的精神,如:

- 唐代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虽未直接出现“登陴”,但诗中所描绘的战乱景象,与“登陴”所体现的守城精神相呼应。

三、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登陴”已较少使用,多出现在文学作品、历史研究或古文阅读中。其含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军事行为:指士兵或将领登上城墙进行防御或观察。

2. 象征意义:代表守城、抗敌、保卫家园的精神。

3. 文化意象:常与战争、英雄主义、历史感联系在一起。

四、总结

“登陴”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词语,主要指古代士兵或将领登上城墙进行防御的行为。它不仅是一种具体的军事动作,更承载着守土卫国、英勇抗敌的文化内涵。在现代,虽然使用频率较低,但在文学和历史研究中仍具有重要价值。

项目 内容
词语 登陴
含义 登上城墙,引申为守城、备战
来源 古代文献、诗词
用法 军事、文学、历史
现代意义 多用于文化、历史语境
文化象征 勇敢、忠诚、守土

如需进一步探讨“登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用法或相关诗词,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