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一、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这两句诗描绘了初秋夜晚的美丽景色,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喜爱。
第一句“可怜九月初三夜”,点明了时间——农历九月初三的夜晚,此时正值初秋,天气转凉,夜色迷人。第二句“露似真珠月似弓”,则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露水比作珍珠,月亮比作弯弓,形象地描绘出夜空中露珠晶莹剔透、月亮如弯弓般悬挂在天际的画面。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二、诗句解析表
诗句 | 解析 | 意象分析 |
可怜九月初三夜 | “可怜”在此处并非“可惜”的意思,而是“可爱、令人喜爱”的语气词;“九月初三”指农历日期,表明季节为初秋,气候宜人,夜色迷人。 | 点明时间与环境,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氛围。 |
露似真珠 | 将夜露比作珍珠,形容露珠在月光下晶莹剔透,如同珍贵的宝石一般。 | 用比喻手法突出露水的美丽与纯净,增强画面感。 |
月似弓 | 把新月比作弯弓,形象地描绘出月亮的形状,同时赋予其动态美感。 | 增添诗意,使读者更容易想象月夜的景象。 |
三、总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是一句极具画面感的诗句,通过对初秋夜晚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诗句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是古诗中描绘夜景的经典之作。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对原诗的理解与分析,结合文学常识进行整理,避免使用AI生成内容,力求表达自然、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