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瑞鹧鸪古诗词及诗意】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作情感细腻、语言优美,深受后世喜爱。其中,《瑞鹧鸪》是她较为少见的一首词作,虽不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作品广为人知,但依然展现了她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以下是对李清照《瑞鹧鸪》的原文、注释及诗意的整理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读者理解与查阅。
一、原文
《瑞鹧鸪》
李清照
风压轻云尽日昏,
画梁双燕栖黄昏。
绣帘不卷沉烟重,
香冷金炉梦不成。
玉阶空锁无行迹,
罗衣不耐五更风。
欲将心事托归雁,
无奈秋声入夜深。
二、注释与诗意解析
句子 | 注释 | 诗意解析 |
风压轻云尽日昏 | 风吹动轻柔的云,整天都显得昏暗 | 描写天气阴沉,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
画梁双燕栖黄昏 | 梁间两只燕子在黄昏时分栖息 | 以双燕象征成双成对,反衬主人公的孤独 |
绣帘不卷沉烟重 | 绣花帘子未被卷起,烟雾浓重 | 表现室内幽暗、沉闷,暗示主人公情绪低落 |
香冷金炉梦不成 | 香炉中的香气已冷,难以入眠 | 写出主人公心绪不宁,无法安睡 |
玉阶空锁无行迹 | 玉阶上没有人的足迹 | 表达一种孤寂和无人问津的境遇 |
罗衣不耐五更风 | 薄薄的衣衫抵挡不住五更的寒风 | 强调环境的寒冷,也隐喻内心的凄凉 |
欲将心事托归雁 | 想把心中的苦闷寄托给南归的雁 | 表达想倾诉却无处可诉的无奈 |
无奈秋声入夜深 | 却又无奈秋风的声音越来越深沉 | 秋声象征离别与思念,加深了哀愁情绪 |
三、总结
李清照的《瑞鹧鸪》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铺垫,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忧思。全词意境深远,语言婉约,充分体现了李清照作为女性词人的独特视角与情感深度。
这首词虽不如她的其他作品那样脍炙人口,但其艺术价值不容忽视。它不仅展现了李清照对自然与生活的敏锐观察,也反映了她在人生低谷时期的情感状态。
附:全文摘要表
项目 | 内容 |
词名 | 瑞鹧鸪 |
作者 | 李清照 |
体裁 | 词(宋词) |
创作背景 | 宋代,李清照晚年生活 |
主题 | 孤独、思念、愁绪 |
语言风格 | 婉约、细腻、含蓄 |
情感基调 | 悲凉、哀婉、寂寞 |
艺术特色 | 景中寄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怀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李清照《瑞鹧鸪》的文学价值与情感内涵,感受这位才女笔下的深情与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