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宝藏问答 >

桃花源记所有的通假字古今异义

2025-11-25 12:29:29

问题描述:

桃花源记所有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5 12:29:29

桃花源记所有的通假字古今异义】《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著称。在阅读这篇古文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或意义发生了变化。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本文将对《桃花源记》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古代汉语中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在《桃花源记》中,有以下几处通假字:

通假字 本字 释义 出处
邀请 “便要还家”
全部 “咸来问讯”(注:此处“俱”并非通假字,而是常用字)
表示重复或再次 “不足为外人道也”(注:此句中“有”为常用字)

> 说明:《桃花源记》中较为明显的通假字主要集中在“要”与“邀”的互用上,其余多为常用字或无明显通假现象。

二、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是指某些词语在古代和现代的意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以下是《桃花源记》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 古义 今义 出处
交通 交错相通 指运输或通信系统 “阡陌交通”
妻子 妻子和儿女 仅指配偶 “妻子邑人”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 “与世隔绝”
无论 不要说 表示条件关系 “无论魏晋”
听说 用耳朵接收声音 “村中闻有此人”
全都 表示全部 “皆叹惋”
值得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代词或助词 “忘路之远近”

三、总结

《桃花源记》作为一篇具有浓厚理想色彩的散文,其语言虽简练,但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不仅反映了古代汉语的特点,也为后人理解文章提供了重要线索。通过梳理这些词汇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表格汇总:

类别 词语 古义 今义 出处
通假字 邀请 无通假 “便要还家”
古今异义 交通 交错相通 运输或通信系统 “阡陌交通”
古今异义 妻子 妻子和儿女 仅指配偶 “妻子邑人”
古今异义 绝境 与世隔绝之地 没有出路 “与世隔绝”
古今异义 无论 不要说 表示条件关系 “无论魏晋”
古今异义 听说 用耳朵听 “村中闻有此人”
古今异义 全都 表示全部 “皆叹惋”
古今异义 值得 “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今异义 代词或助词 “忘路之远近”

通过以上整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桃花源记》中的语言特点,进一步提升对古文的理解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