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菩提树全诗出处】一、
“身是菩提树”出自唐代禅宗六祖慧能的《坛经》中的一首偈子,原句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偈子在佛教禅宗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体现了慧能对佛性本质的独特理解。
“身是菩提树”这一说法并非出自慧能本人,而是后人根据其思想演变而来的一种引申或误传。历史上,“身是菩提树”最早见于《大正藏》中的《神秀偈》,即:“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这与慧能的偈子形成鲜明对比,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修行理念:神秀主张“渐修”,而慧能提倡“顿悟”。
因此,“身是菩提树”虽常被误认为是慧能所作,但实际上出自神秀之手,而慧能的偈子才是禅宗思想的重要转折点。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诗句原文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
| 作者 | 神秀(唐代禅师) |
| 出处 | 《大正藏》中的《神秀偈》 |
| 含义 | 强调修行需不断努力,保持心性清净 |
| 与慧能偈子对比 | 慧能偈子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 慧能偈子出处 | 《坛经》(禅宗六祖慧能口述) |
| 历史意义 | 标志禅宗从“渐修”向“顿悟”的转变 |
| 常见误解 | 常误认为“身是菩提树”出自慧能,实为神秀所作 |
三、结语
“身是菩提树”虽广为流传,但其真正的出处应归于神秀,而非慧能。慧能的偈子则更深刻地揭示了禅宗“顿悟成佛”的核心思想。了解这两首偈子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佛教的发展脉络与禅宗哲学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