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的意思和造句】“鞠躬尽瘁”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竭尽全力、奉献至最后一刻的精神。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人对国家或事业的忠诚与敬业精神,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鞠躬尽瘁 |
拼音 | jū gōng jìn cuì |
含义 | 形容人竭尽心力,直到生命尽头仍不懈努力,表现出极大的奉献精神。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臣不胜犬马之心,谨拜表以闻。愿陛下慎之,勿轻用兵,使百姓无事,而国自安。臣虽死,亦无所恨也。”后演变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近义词 | 全心全意、全力以赴、鞠躬尽力 |
反义词 | 悠哉游哉、敷衍了事、偷懒耍滑 |
二、使用场景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那些在工作中、事业中、甚至为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常见于演讲、文章、新闻报道等正式场合,表达敬佩之情。
三、例句示范
句子 | 说明 |
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最终赢得了无数学生的尊敬。 | 表达对一位教师终身奉献的敬意。 |
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 强调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 |
在项目最困难的时候,项目经理鞠躬尽瘁,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任务。 | 描述领导者的责任感和奋斗精神。 |
四、总结
“鞠躬尽瘁”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敬业、忠诚与奉献。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责任与使命时,要勇于担当、尽心尽力。
通过了解其含义、出处以及使用方法,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这一成语,增强语言表达的深度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