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的词语解释】“得意忘形”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取得成功、获得某种好处或处于优势地位时,因过于兴奋或自满而失去常态,表现出不恰当的行为或态度。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提醒人们在得意时也要保持冷静和谦逊。
一、词语解释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得意忘形 |
拼音 | dé yì wàng xíng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衍传》:“衍虽居高官,未尝以世务为意,唯雅好清淡,每言及‘无为’之理,遂致天下之士,皆慕其风,而趋之若鹜。然其性多虚浮,好高谈阔论,至于得意忘形,不自知其失也。” |
字面意思 | 得意:感到满足和高兴;忘形:失去常态,举止失态。 |
引申含义 | 指人因过度高兴或自满而失去理智,做出不合常理的行为。 |
感情色彩 | 贬义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在成功后表现得过于狂妄或失态。 |
近义词 | 忘乎所以、趾高气扬、得意洋洋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沉稳持重 |
二、使用示例
1. 他刚升职就得意忘形,对同事指手画脚,结果被大家疏远。
2. 小明考试得了第一名,却得意忘形,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
3. 在比赛中赢了对手后,他得意忘形地大喊大叫,影响了比赛秩序。
三、使用建议
“得意忘形”虽然形象生动,但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使用需注意语境,避免显得不够尊重或太过情绪化。日常交流中,可以适当使用该成语来增强表达效果,但应结合具体情境判断是否合适。
四、结语
“得意忘形”不仅是对一种行为的描述,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的提醒。在取得成绩时,保持谦逊与冷静,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