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翻译越少越好】《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一篇经典文章,讲述的是春秋时期齐鲁长勺之战中,曹刿向鲁庄公提出作战策略,最终帮助鲁国以弱胜强的故事。本文内容简短,语言精炼,思想深刻。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是对《曹刿论战》的简要翻译与总结:
一、原文简要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
二、核心(文字+表格)
原文 | 简要翻译 | 核心观点 |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出兵攻打鲁国,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进见。 | 战争爆发,曹刿主动请缨。 |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曹刿问:“凭什么作战?”庄公说:“衣食这些生活用品,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分给别人。” | 庄公认为靠分享食物就能取胜。 |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没有普及,百姓不会跟从。” | 强调民心的重要性。 |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和玉器,不敢虚报,一定诚实。” | 庄公强调诚信。 |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曹刿说:“这点小信用不足以取信于神灵,神不会保佑。” | 强调诚信不足,无法得神助。 |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查清,但一定按实情处理。” | 庄公重视公正断案。 |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曹刿说:“这是尽职的表现,可以一战。如果开战,请让我跟随。” | 曹刿认为庄公具备作战条件。 |
三、总结
《曹刿论战》虽篇幅短小,却蕴含深刻的政治智慧。曹刿通过三次对话,指出庄公在“分人”、“祭神”、“断狱”三个方面的问题,最终认可庄公“小大之狱,必以情”的做法,认为这是“忠之属”,具备作战资格。
这篇文章强调了民心、诚信、公正对于战争胜负的关键作用,体现了古代政治家对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
注: 本文尽量减少字数,保留核心信息,符合“翻译越少越好”的要求,同时保持内容完整与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