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欺暗室是什么意思】“不欺暗室”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儒家思想,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独处时依然能够坚守道德和操守,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慎独”的精神,即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内心的正直与自律。
一、
“不欺暗室”出自《礼记·大学》中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意思是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内心,不欺骗自己。后来演变为“不欺暗室”,强调人在独自一人、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仍能坚持原则、不做出违背道德的行为。
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慎独”理念的重视。它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要求,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倡导。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不欺暗室 | 
| 出处 | 《礼记·大学》 | 
| 拼音 | bù qī àn shì | 
| 字面意思 | 在黑暗的房间里也不欺骗自己 | 
| 引申含义 | 在无人监督时仍坚守道德、不作恶 | 
| 哲学背景 | 儒家“慎独”思想的体现 | 
| 使用场景 | 形容人品高尚、自律性强的人 | 
| 近义词 | 慎独、光明磊落、表里如一 | 
| 反义词 | 自私自利、虚伪做作、见利忘义 | 
| 现代意义 | 强调自我约束与道德自觉的重要性 | 
三、结语
“不欺暗室”不仅是古人修身养性的标准,也是现代人应当具备的品德之一。在这个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更需要人们在私底下也能守住底线,做到言行一致、心口如一。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践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