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有余辜是什么意思】“死有余辜”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罪大恶极,即使被处死也无法抵消其罪行。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谴责意味,通常用来表达对某人行为的极度不满和愤慨。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死 | 死亡 |
有余辜 | 有剩余的罪过 |
整体含义: 指一个人所犯的罪行极其严重,即使被处死也难以弥补其罪过。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左传·昭公二十年》:“杀之,是谓‘死有余辜’。”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示对罪犯的强烈谴责 |
近义词 | 罪不容诛、十恶不赦 |
反义词 | 无罪无辜、罪不当罚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法律审判 | 那个毒贩的行为死有余辜,必须严惩不贷。 |
新闻报道 | 该官员贪污受贿数额巨大,可谓死有余辜。 |
文学作品 | 小说中反派角色的结局,正是死有余辜的写照。 |
四、常见误区
误区 | 解析 |
认为“死有余辜”只是“死了还剩点罪” | 实际上是“死也不足以抵罪”,强调罪行之重 |
使用过于随意 | 该词语气强烈,不适合日常口语中随意使用 |
与“罪该万死”混淆 | “罪该万死”也是形容罪大,但更侧重于“应得惩罚”,而非“无法抵罪” |
五、总结
“死有余辜”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评判色彩的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罪行极其严重的个体。它不仅表达了对罪行的愤怒,也体现了社会对正义的追求。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滥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古文背景,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