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利兮骓不逝的出处】一、
“时不利兮骓不逝”出自西汉时期著名历史人物项羽的《垓下歌》。该诗句表达了项羽在四面楚歌、兵败被围的绝境中,对自身命运和时局的感慨与无奈。
“时不利兮”意为时运不济,“骓不逝”则指乌骓马不再奔跑,象征着战事失败、英雄末路。此句不仅展现了项羽的悲壮情怀,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英雄悲剧主题。
以下将通过表格形式,详细列出该诗句的出处、作者、背景及意义等内容。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诗句原文 | 时不利兮骓不逝 |
| 出处 | 《垓下歌》 |
| 作者 | 项羽(西汉) |
| 创作背景 | 楚汉战争后期,项羽被刘邦围困于垓下,四面楚歌,最终兵败自刎。 |
| 全诗内容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 诗句含义 | “时不利兮”表示时运不佳;“骓不逝”指乌骓马不再前行,象征战事失败、英雄末路。 |
| 文学价值 | 表现了项羽的悲壮情感,是古代诗歌中英雄末路的经典描写之一。 |
| 历史影响 | 成为后世文人赞颂项羽、感叹英雄命运的重要典故。 |
三、结语
“时不利兮骓不逝”不仅是项羽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中国历史与文学中英雄悲剧的缩影。它提醒人们,即便有万夫不当之勇,也难逃天时地利的限制。这一诗句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人生无常、时运难测的重要表达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