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重要人物列传,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赵国的两位著名人物——廉颇与蔺相如的事迹。文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三个经典故事,展现了两人从对立到合作、共保国家安危的过程,体现了忠君爱国、以大局为重的精神。
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赵国名将廉颇与文臣蔺相如之间的关系变化。起初,廉颇因功高权重,对蔺相如的官位提升心生不满,甚至扬言要羞辱他。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多次避让,最终感动了廉颇。廉颇负荆请罪,二人化干戈为玉帛,成为千古佳话。
这篇文章不仅塑造了廉颇与蔺相如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还深刻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以及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 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令缪贤的门客。 |
顷襄王二十年,秦昭王使张仪以厚币赂楚,约与齐绝交。 | 楚顷襄王二十年,秦昭王派张仪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约定与齐国断交。 |
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 蔺相如说:“大王如果没有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去出使秦国。” |
秦王斋戒五日,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 秦王斋戒五天后,在朝廷上安排了九宾礼仪,召见赵国使者蔺相如。 |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 蔺相如估计秦王只是用欺骗的方式假装给赵国城池,实际上并不打算给予。 |
于是秦王不怿,而许斋五日。 | 于是秦王不高兴,但答应斋戒五天。 |
廉颇曰:“吾见相如,必辱之。” | 廉颇说:“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 |
相如闻,不肯与会。 | 蔺相如听说后,不愿意与他会面。 |
相如曰:“夫以秦强而赵弱,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蔺相如说:“因为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急事放在前面,把个人的仇恨放在后面。” |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廉颇听到这话后,脱去上衣,背着荆条,通过宾客到蔺相如门前请罪。 |
于是,廉颇、蔺相如终善,为刎颈之交。 | 从此,廉颇和蔺相如成为生死之交。 |
三、总结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不仅是历史人物的记载,更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文章。它通过具体事件展示了蔺相如的智慧与胆识,以及廉颇的勇猛与改过自新的精神。文章语言简练,情节生动,是中国古代文学与历史结合的典范之作。
此篇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为后世提供了关于忠诚、智慧与团结的宝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