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令五申什么意思】“三令五申”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强调对某项规定或命令的多次强调和反复叮嘱。这个成语出自《孙子兵法》,原意是指在军事行动中,将领多次发布命令,以确保士兵明确任务、严格执行。如今,“三令五申”多用于形容对某件事反复强调、屡次提醒,尤其是对纪律、规则或制度的严格要求。
为了帮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三令五申”的含义、来源、用法及例句,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与表格展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三令五申 |
拼音 | sān lìng wǔ shēn |
含义 | 多次下令、反复叮嘱,强调某项命令或规定的重要性 |
出处 | 《孙子·行军篇》:“三令五申,示之以事而勿信。” |
二、成语来源
“三令五申”最早见于《孙子兵法》。在古代军事中,将领会通过“三令”和“五申”来明确作战指令。其中,“三令”指的是对士卒进行三种方面的命令:一是战前的准备命令,二是战斗中的指挥命令,三是战后的总结命令;“五申”则是对士卒进行五次重复的叮嘱,确保将士们清楚明白并严格遵守。
三、成语用法
类型 | 用法说明 |
词性 | 动词性成语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正式场合,如会议、管理、教育等,表示对某项规定或任务的反复强调 |
近义词 | 反复叮嘱、再三告诫、屡次强调 |
反义词 | 轻描淡写、敷衍了事、置若罔闻 |
四、使用示例
示例句子 | 用法说明 |
公司领导三令五申要员工按时打卡,但仍有迟到现象。 | 表示对制度的反复强调,但效果不佳 |
教师三令五申学生不要抄袭作业,但仍有人违规。 | 强调对规则的重视,但执行不到位 |
领导三令五申,要求各部门务必完成任务。 | 表达对任务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 |
五、总结
“三令五申”不仅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成语,更是现代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尤其在管理、教育、行政等领域中频繁出现。它强调的是对规则、命令的反复强调和严格执行,体现了对纪律和规范的重视。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三令五申”的含义、来源、用法及其实际应用,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正确使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