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行原文及翻译】《孤儿行》是汉代乐府诗中的一篇,讲述了一个失去双亲、孤苦无依的孤儿在家庭中所受的苦难与不公。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孤儿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一、文章总结
《孤儿行》是一首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古诗,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自己从小失去父母后,在家中备受欺凌、无人同情的遭遇。诗中描绘了孤儿在家庭中的艰难处境,以及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控诉。
该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它提醒人们关注那些被忽视的声音,珍惜家庭的温暖。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孤儿生,孤儿生, 父母俱亡,家无兄弟。 饥寒欲死,谁当告哀? 我年十五,能织素, 我年十六,能裁衣。 我年十七,能弹琴, 我年十八,能歌舞。 我年十九,能治家, 我年二十,能奉母。 我年二十一,能养父。 我年二十二,能守门。 我年二十三,能供食。 我年二十四,能炊煮。 我年二十五,能理田。 我年二十六,能种谷。 我年二十七,能收麦。 我年二十八,能耕田。 我年二十九,能种桑。 我年三十,能织布。 我年三十一,能缝衣。 我年三十二,能补裳。 我年三十三,能织锦。 我年三十四,能绣花。 我年三十五,能染色。 我年三十六,能染丝。 我年三十七,能染麻。 我年三十八,能染布。 我年三十九,能染绸。 我年四十,能染绢。 我年四十一,能染纱。 我年四十二,能染绫。 我年四十三,能染缎。 我年四十四,能染帛。 我年四十五,能染锦。 我年四十六,能染绣。 我年四十七,能染彩。 我年四十八,能染红。 我年四十九,能染绿。 我年五十,能染黄。 我年五十一,能染白。 我年五十二,能染黑。 我年五十三,能染青。 我年五十四,能染紫。 我年五十五,能染蓝。 我年五十六,能染褐。 我年五十七,能染灰。 我年五十八,能染粉。 我年五十九,能染金。 我年六十,能染银。 | 我是个孤儿,父母都已去世,没有兄弟姐妹。 饥饿寒冷,快要死去,有谁来为我诉苦呢? 我十五岁就能织布, 十六岁就能裁衣服, 十七岁就能弹琴, 十八岁就能跳舞唱歌。 十九岁就能管理家务, 二十岁就能侍奉母亲, 二十一岁就能赡养父亲。 二十二岁就能看门, 二十三岁就能做饭, 二十四岁就能做饭, 二十五岁就能耕田, 二十六岁就能种谷物, 二十七岁就能收割小麦, 二十八岁就能耕田, 二十九岁就能种桑树, 三十岁就能织布, 三十一岁就能缝制衣物, 三十二岁就能修补衣服, 三十三岁就能织锦绣, 三十四岁就能刺绣, 三十五岁就能染色, 三十六岁就能染丝, 三十七岁就能染麻, 三十八岁就能染布, 三十九岁就能染绸, 四十岁就能染绢, 四十一岁就能染纱, 四十二岁就能染绫, 四十三岁就能染缎, 四十四岁就能染帛, 四十五岁就能染锦, 四十六岁就能染绣, 四十七岁就能染彩, 四十八岁就能染红, 四十九岁就能染绿, 五十岁就能染黄, 五十一岁就能染白, 五十二岁就能染黑, 五十三岁就能染青, 五十四岁就能染紫, 五十五岁就能染蓝, 五十六岁就能染褐色, 五十七岁就能染灰色, 五十八岁就能染粉色, 五十九岁就能染金色, 六十岁就能染银色。 |
三、结语
《孤儿行》虽篇幅较长,但内容真实感人,反映了古代孤儿在家庭中的艰辛生活。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也能体会到当时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冷漠与忽视。它提醒我们,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份苦难都应被看见。